2025年6月16-17日,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、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科学家、河北农业大学王树桐教授,果实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梁晓飞副教授,枝叶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、青岛农业大学练森教授,绿色防控岗位团队成员、河南农业大学席玉强副教授,平凉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孙文泰副研究员一行,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苹果产区调研苹果病虫害防控与发生情况,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。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试验场副场长赵泽普、果业中心主任田靖和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刘生虎站长、雷宏全副站长等相关人员参加了调研。
6月16日,调研组一行来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试验场,对场内元帅系苹果试验园、梨资源圃中苹果蠹蛾的诱集与防控、梨火疫病的发生情况做了系统调查,同时对园内苹果腐烂病、白粉病、锈果病、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、危害程度及现有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评估。6月17日,调研组一行来到敦煌市,在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重点调研了黄渠镇清水村张启文梨树新品种园、郭家堡镇梁家堡村老苹果园、莫高镇泾桥村早酥梨生产基地、肃州镇肃州庙村杜军红梨生产园、敦煌市原园林试验场苹果园,就果园性诱剂的使用、病枝修剪与处理、缺铁性黄化防控、腐烂病斑刮治、波尔多液喷施方式、老龄树更新复壮等技术对果农进行现场指导。
调研组指出,甘肃河西走廊苹果产区梨火疫病、苹果蠹蛾防控成效显著,为内地核心产区安全构筑了坚实屏障。但仍需从三方面强化防控工作:一是升级监测预警网络,在产区边界及苗木调运枢纽部署物联网虫情测报灯与性诱剂监测点,实时捕捉病虫害动态,确保异常情况早发现、早处置;二是完善应急响应机制,针对苹果园梨火疫病等检疫性病害制定分级防控预案,明确病株清除、药剂封锁、区域隔离等处置流程,杜绝局部发生演变为区域性灾害;三是深化综合防控措施,推行“农业+化学+联防”协同治理。即通过修剪清园、增施有机肥提升树体抗性,在花期关键节点科学施用化学药剂,严格执行病枝销毁与工具消毒;同时强化跨区域协作,与周边省份建立信息共享、联合监测机制,共同织密病虫害防控网络。
通过本次苹果病虫害实地调研,基本掌握了甘肃河西走廊产区苹果主要病虫害发生态势,为科学防控提供关键依据。同时,调研搭建起跨区域交流平台,深化体系岗站协作,构建信息共享、技术互通的协同防控网络,为构筑全国苹果产业外来生物入侵安全屏障奠定了基础。

|